导航
专注分享
本地生活资讯!
首页 > 资讯 > 热点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2023-05-04 20:09:12 分类 : 热点 来源 : 大洋网 围观 : 435 次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逛展览,逛街巷,逛商圈,市井与文艺,传统与新潮在越秀碰撞出惊喜……

“五一”小长假余额不足,抓住假期的尾巴,避开人潮,还有这些地标值得来。

柏园

位于广州越秀区恤孤院路12号的柏园约建于1923年,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旧址。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1928年10月22日,史语所在柏园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国立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现代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曾聚集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学者,在殷墟考古发掘、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2018年2月8日,该建筑被广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广州市历史建筑;2022年7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将柏园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2022年10月22日,修缮完成的柏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内部设置了《此虽旧域 其命维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主题展览。“柏园粤书吧”也同步亮相,向公众讲述此旧址所承载的学脉源流。

今年4月份,柏园活化利用项目还入选了“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典型案例。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柏园的活化利用深刻契合了文物建筑的价值内涵,与广州东山片区的民国建筑群相映成趣,是展现当地历史文化、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承载。

东园

东园文化广场所在区域是全国现存少有的同时集聚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革命历史主题区域。

周边聚集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团一大旧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场馆。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团一大纪念馆

团一大纪念馆采用岭南传统园林式布局设计,紧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主题,以丰富的馆藏展现百年青运历程。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东园广场召开,大会通过了团的纲领、团的章程等决议案,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

团一大纪念馆建筑设计以再现百年东园神韵为主题,外观设计通过提取、意向化复现东园门楼的形象,融入东园记忆,唤醒历史文脉。纪念馆及其周边种植着红色木棉、小叶细榕、白兰、荔枝等具有浓厚岭南特色的花卉乔木,还巧用“英雄花”等广州元素点缀其中。漫步其中,更具舒适度与亲切感。

省港大罢工纪念馆

省港大罢工纪念馆是为纪念192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爱国政治大罢工而设立的纪念性博物馆,纪念馆设在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整个纪念馆可以分为主楼、荷花池和小礼堂三个部分,这里有拱形的门窗,红白相间的回廊。洁白的墙面上还映着椰林剪影,待到傍晚,落日余晖洒在长廊上,更加有复古怀旧的韵味。

1925年6月,为声援上海五卅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省港大罢工。馆内基本陈列“省港大罢工史迹展”,从“工人运动开启新篇、省港罢工震惊中外、省港工运历史丰碑”三个部分系统介绍了省港大罢工的光辉历史,展出珍贵藏品共计87件/套,照片200余张;展厅内设有多功能沙盘模型、幻影成像等现代科技装置,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个会址而建立的纪念馆,全面展示其诞生及领导广州工人运动的历史。

抓住假期的尾巴!广州越秀这两个“园”非逛不可

旧址由左右两栋西洋式建筑组成,浅黄色外墙与砖红色牌匾,外观朴实而典雅。

馆舍原为惠州会馆,建于清末民初。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成立后在此办公;1925年10月至1927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迁入此处办公,成为大革命时期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1959年,旧址辟为纪念馆,刘少奇题写“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牌匾。

如今,新的形式、新的工艺、新的科技交融于馆中,立体叙事空间邀请观众静坐课堂,仿佛置身历史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工人夜校的氛围。

今年4月,东园文化广场开展了“学思想 见行动 东园先锋行”主题活动暨“东园拾光”红色客厅主题公交启用仪式。

6台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主题公交亮相将东园文化广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不仅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好去处,也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提供了党性教育的新阵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翟晓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通讯员:钟涌、李文博

[ 编辑: 陈廷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